夜幕降臨,華燈初上,高新區百里奚街道天洼社區小廣場上,一塊白色幕布緩緩升起,居民們三三兩兩拿著小板凳陸續就座。
電影放映前的十分鐘,一場別開生面的“微課堂”正在上演-——高新區公安分局民警正在播放最新的反詐短視頻,并結合轄區剛發生的一起“刷單返利”案例,剖析騙子的話術套路,現場居民聽得全神貫注。宣講完畢后的有獎問答環節,一位大媽準確答出“不聽、不信、不轉賬”的防詐要點,高興地拿到小禮品,笑著說:“這比光發傳單管用,記得牢!”
傍晚,油田社區的文化廣場微風習習。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的宣傳員小李沒有照本宣科,而是拿著一個燒黑的電飯煲:“這是前幾天咱們小區一戶居民家因線路老化起火后留下的實物。幸虧撲救及時,否則后果不堪設想?!彼F場演示滅火器的使用方法,還請居民上臺實操。居民王女士體驗后感慨道:“活了六十多歲第一次用滅火器,這個教學太實用了!”
在七里園社區的露天廣場,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工作人員正一邊結合視頻,一邊生動講解抵制高價彩禮、提倡喜事新辦的道理,引發在場中老年群眾的強烈共鳴,大家紛紛議論:“是該改改老風氣了?!?/p>
這些生動場景,正是高新區創新推出“公益電影+”宣傳教育活動的一個個縮影。為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,增強基層宣傳工作的吸引力、擴大覆蓋面,高新區積極探索、主動創新精心打造“公益電影+”宣傳教育活動平臺。該平臺以公益電影放映為載體,聯合區公安、消防、民政、城管、司法等多個職能部門,利用映前約10分鐘時間,圍繞防范電信網絡詐騙、防溺水、家庭消防安全、倡導移風易俗、普及民法典知識等內容開展短小精悍的微宣講?;顒硬捎谩熬x視頻短片+真實案例講解+有獎互動問答”的立體化模式,將黨的創新理論、惠民政策和專業法規轉化為樸實生動、通俗易懂的群眾語言和家常話,極大增強了宣傳的親和力、吸引力和感染力,讓政策宣傳更接地氣、冒熱氣、聚人氣,成為高新區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一道亮麗風景線。
“公益電影+”模式不僅豐富了公益電影本身的文化內涵與服務功能,使其從單一的文化娛樂活動升級為集文化娛樂、政策宣導、知識普及、民心凝聚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,更切實有效地打通了宣傳群眾、教育群眾、關心群眾、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提升了基層治理的效能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