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3日,高新區綜合辦、區教育局邀請全市國防教育宣講團走進第三完全學校,舉辦全民國防教育月“紅色文化進校園”活動。紅色文化宣講團成員以鮮活英雄事跡再現革命先輩奮斗歷程,臺下師生在沉浸式聆聽中感悟家國情懷,現場掌聲與敬意交織升騰。這一活動正是高新區系統化推進國防教育宣傳的生動縮影,從校園到社會,從理論宣講到實踐體驗,高新區以多元舉措構建起全方位、多層次的國防教育新格局。

近年來,高新區多措并舉、創新形式,重點圍繞三大方向精準發力,持續推進國防教育宣傳走深走實,營造了全社會關心國防、熱愛國防、建設國防、保衛國防的濃厚氛圍。
一是創新校園載體,筑牢教育根基。在清明、開學季等節點,全區中小學廣泛開展“紅領巾向英烈致敬”“開學第一課·國防篇”等活動,邀請退役軍人、黨史學者等“紅色園丁”走進課堂,通過主題班會、特色課程傳遞國防知識。同時,推動國防教育與校園文化融合,打造“一校一特色”品牌、“小紅星國旗護衛隊”每周開展標準化升旗儀式、“強軍之路”文化墻講述國防歷程、“紅色童謠”課程傳唱革命故事,讓教育從課堂延伸至校園生活各場景,培育學生愛國強軍意識。
二是拓展社會網絡,實現全域覆蓋。在機關、企事業單位實施“紅色引擎”工程,組織退役軍人、黨員職工參觀紅色教育基地,將革命精神轉化為發展動力。在街道、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等陣地,打造“觀影+宣講”模式,展映《長津湖》《志愿軍》等紅色影片,舉辦“退役軍人故事分享會”“紅色經典閱讀會”,為群眾輸送“紅色精神食糧”,構建全域覆蓋宣傳網絡。
三是線上線下融合,營造濃厚氛圍。線上依托“兩微一網”推出“國防知識微課堂”,發布國防政策、英雄故事及本地紅色資源,組織“愛我國防”知識答題;線下整合LED大屏、社區宣傳欄滾動播放宣傳內容,組建“紅色宣講小分隊”深入機關、社區、企業巡回宣講,用身邊故事詮釋“國無防不立”內涵,形成全民參與氛圍。
國防教育是凝心聚氣、強基固本的戰略工程。下一步,高新區將整合紅色資源,深化“進校園、進企業、進社區”活動,推動國防教育從“階段性開展”向“常態化推進”轉變,讓愛國強軍的種子結出更豐碩果實。

